T檔案室

T Archives

蘋果日報
2003年07月30日
德國 變性人雌雄同體

  提起變性人,大家立刻和泰國、新加坡美艷的舞台秀聯想在一起,和「人妖」劃上等號,反應是不可思議。

歐美社會男變女居多

  實際上,「吾豈好變哉?情非得已也」,這類手術必須付出天大代價,他(她)們大都有不得已苦衷。根據統計,至少十萬分之二的人有此苦惱,而且男變女是女變男的二倍。

  五十年代初期,美國士兵約格森在丹麥接受變性手術,從此,「變性」列入醫學、心理學研究領域範圍。一九八三年,艾玲女士亦是個中案例,生於一九六○年的她,原是男兒身,二十三歲那年接受變性手術,如願以償成為女性,至今將近二十年,他(她)未曾後悔當初決定,經過多年努力,他(她)掙脫陰影,成為德國傑出心理輔導員,以自身經驗,積極幫助身受「性別錯亂」之苦的人。雖然他們是極少數民族,德國各大城市仍有變性人協會之類自立救濟組織。

心理學家支持投錯胎變性

  艾玲娓娓敘述自身經驗,他自懂事以來,即深受「投錯胎」之苦,對自己身體感到陌生。二十二歲之前,他盡最大努力完成父母、親友、社會的要求和期待。儘量模仿學習父親,甚至刻意去當兵,希望純雄性的環境中得到認同,設法交女朋友,強迫讓自己「正常」,結果更加身心失衡,除了來自外界的傷害,求助心理治療也無效,面對鏡子,不知道自己是誰。

  最後,在變性研究所,經過一連串面談、測驗、輔導、實習(模擬希望的性別角色),專家終於說:「那麼,您就去做吧!」隨後,研究所介紹他和一些變性人碰面、討教、交換意見,「有生以來第一次在人群中體會被瞭解、接納的感覺」艾玲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。半年女性賀爾蒙治療後,確定沒有不良反應,艾玲被推上手術台。

走出男女角色二分迷思

  第一年是最難渡過的適應期,艾玲經常忐忑不安,周遭人是否把他當女人看待。她享受男性對她的輕薄、調情,終於,可以名正言順加入女人行列,不必「男生身,女人心」戴著面具生活。

  起初,艾玲想交男朋友,幾次經驗後,發現,女性朋友更能讓她自在舒適,她需要的是一個可以信任、掏心置腹的女友。可惜,關係通常維持不太久,女友無法忍受他殘餘的「大男人」部分。艾玲不否認,有時候過去男人的那一部分會神不知鬼不覺冒出來作祟,尤其,在性方面,經常不知道應該扮演哪一種角色。他有時會搖擺、迷惑。

  她懷疑人類區分、強調性別差異與界線是否有意義?男女之間一定必須涇渭分明?或很多時候根本是社會體系、價值觀、狹隘定義、偏見的產物。在掙扎、恐懼的矛盾中,艾玲走出「男人、女人」迷思,不再逃避、壓抑任何一方,正如的莎莉貝雪(Shirley Bassey) 歌:「I am what I am - and what I am,needs no excuses...... 」,忠實當下感覺,活出自己, 接受「雌雄同體」的事實。

張筱雲(旅德文化評論者)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